Sunday, October 21, 2007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火热 发展商为找建筑商发愁

《联合早报》Oct 20, 2007

我国房地产市场火热,发展商和建筑商处处都能找到赚钱的商机。不过,一些发展商和建筑商还是很烦恼,愁的是有赚钱的机会,但这钱却赚不来。
  
目前到市区绕一圈,拐个弯都会看到正在施工的工地。有人甚至说,整个新加坡目前简直是个建筑工地。  

就因为如此,发展商表示,目前要寻找建筑商非常困难,“投诉”他们“吊起来卖”,“身价”倍增,所要求的建筑费大幅度上涨。

发展商向本报反映,今年以来建筑费已上涨了50%以上,一些需要赶工的工程,建筑费甚至涨了一倍以上。
  
除了费用增加之外,由于找不到建筑商,一些工程甚至被拖延。比如在8月中旬推出市场,位于诺维娜一带的Soleil@Sinaran,据说原本预定在农历七月开始之前面市,但由于找不到承包商如期建造展示厅,而延迟两个星期才推出市场。  

对此,建筑商抱怨是因为工作太多,应接不暇,而且工人也不够用。

建筑业低迷超过10年,很多大型建筑商倒闭

联明集团(Lian Beng Group)董事主席王邦益说:“由于建筑业低迷了超过10年,在这个世纪初期很多大型的建筑商都陆续倒闭了,因此现在有规模,能承包大工程的建筑商不多。”他指出,两个综合度假胜地(IR)、滨海湾金融中心(Marina Bay Financial Centre, 简称MBFC)和新高档住宅项目等的兴建,加上集体出售地段的重新发展项目都需要大批的建筑商和工人。

集永成(Chip Eng Seng Corporation)集团执行总裁谢礼铭表示,建筑商目前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而是工人短缺。

他说:“目前工人难求,即使有足够的材料和机器,也找不到人来操作。不只是建筑商,连我们的转包商(sub-contractor)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有,IR工程建筑期非常紧凑,需要日夜赶工。为了说服工人加班,我们不得不大大提高他们的薪金,导致建筑成本相应大幅度提高。”

谢礼铭表示,建筑业者一直有向人力部(MOM)反映了人手不足的问题,而该局也有加快外籍劳工的工作准证申请过程,但还是不足以赶上市场需要。

另一个令建筑商大伤脑筋的问题是建筑业今年以来也开始展开挖角战。据了解,一些本地和马来西亚工人可能会为了50元的加薪而跳槽。  

此外,大型的建筑商比如联明集团和集永成等也加入发展商的阵容,自己发展住宅项目,使得已经有限的工人数量更加不够分配。  

为解决工人吃紧的问题,王邦益表示,集团今年中已把在马尔代夫和印尼采矿业务的员工全调回新加坡。

发展商各出奇招

发展商在应对建筑商方面也各出奇招,采取创意且灵活的设计和建筑方式。

吉宝置业(Keppel Land)商业建筑董事陈瑞耀表示,他们会尽量采用较简单的设计,同时让建筑商在投标时能更自由的选择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我们的新海洋金融中心(暂译,Ocean Financial Centre)就采用从简的设计,建筑商也可以自行选择利用钢铁或其他材料。”

今年2月买下集体出售项目Anderson Green的香港发展商Hillcrest Capital,则采用外国流行的改建与加建(Alteration & Addition,简称A&A)方式兴建新项目。

集团不打算把整座大楼全部拆除,而是在原有架构(existing structure)上“锦上添花”,设计出新高档豪宅21 Anderson。  

Hillcrest Capital董事刘理安指出,保留建筑“外壳”,重新打造内部的A&A建筑方式在香港已被普遍采用,尤其是高档住宅项目方面。

他说:“这么做不但环保,还能缩短建筑时间。发展项目登场的时机是我们选择A&A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建与加建,我们能把建造时间缩短至少一两年,屋主最早将能在2008年中迁入21 Anderson。”

尽管发展新地段的成本更高了,寻找建筑商更困难了,但市场相信这不会怠慢发展商投标新地段的步伐。

仲量联行(JLL)的区域董事及投资部主管吕醒发说:“新加坡土地有限,尤其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点,如果现在不标下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何况,在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的势头下,新项目价格增长将能弥补费用和成本的增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