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 《联合早报》May 6, 2009
类似酒店和购物中心的透明观景电梯已来到组屋区,摩绵区奥云路第46座住户成为本地最先使用这类电梯的组屋居民。
这个透明观景电梯今年1月中启用,同个邻里另四座八层楼组屋的10个观景电梯,预料今年内投入运作,让居民直达住家所在的层楼。
建屋发展局受询时说,全国将有19座组屋安装透明观景电梯,包括裕廊东24街、沈氏通道及小印度附近巴弗罗路的组屋。
宣桂珠和三岁孙女张天如是首批使用泡泡电梯的组屋居民。(邬福梁摄)
由于这类电梯形状像泡泡,因此也称泡泡电梯(bubble lift),不过建屋局采用的设计并没有酒店观景电梯的豪华装潢和全玻璃外壳,而只是采用它的无梯井(shaftless)概念。
正因无需建造梯井,泡泡电梯的翻新成本比传统的便宜两三成。
建屋局发言人解释说,组屋电梯梯井一般以钢筋混凝土为建筑材料,每层楼需要8到10吨钢筋混凝土。泡泡电梯则以重量轻10倍的不锈钢为建材,可大大节省建筑成本。
成本减少意味着居民所需支付的费用也少。三房式单位的新加坡屋主享有建屋局和市镇理事会津贴后,只付760元;外籍屋主则付全数1万5200元的实际成本。
由于成本锐减,建屋局决定在2007年底展开建造无梯井电梯的试验计划。在这之前,由于一些组屋每层楼只有几户人共用电梯,平均翻新成本因此超过政府限定的每户三万元,导致它们迟迟无法展开电梯翻新工程。
除了较低的翻新成本,泡泡电梯也只需一年完工,比传统电梯快几个月。
无梯井电梯和常规电梯的另一差别是部分电梯厢外壳改用玻璃,让乘客可观看外头景致。它的大小及载重则和传统电梯一样。
受访居民欢迎无梯井电梯的玻璃设计。第46座七楼住户黄晓凤(56岁,家庭主妇)说:“我的三个孩子都很兴奋,他们非常喜欢透明电梯,可从高处远眺周围风景。”
胡智净(62岁,退休者)也说,对面组屋居民也特地带小孩来参观,乘搭电梯上上下下很多趟。
他的邻居林美霞(40多岁,建筑设计师)却认为,摩登电梯与旧组屋设计显得格格不入,看起来“怪怪”。
除了设计新颖,居民也认为泡泡电梯的部分玻璃外壳有实用价值。黄晓凤说:“即使电梯发生故障,我们受困时也不会害怕或慌张,因为可以招手向电梯外的行人求救,行人也可清楚看到电梯内情况。”
胡智净同意说:“我们再也无需仅靠拨打求助电话了。透明的电梯能让受困者保持镇定。”
由于无梯井电梯和机械设备暴露在外,林美霞担心雨水可能淋湿电梯零件,导致电梯失灵。
但建屋局说,它选用经得起日晒雨淋的设备和零件,可将零件被雨水腐蚀的可能性减至最低。此外,电梯地面层处也设有污水坑(sump pit)及污水泵(sump pump),确保滂沱大雨时雨水也能顺利排除。
林美霞和宣桂珠(56岁,家庭主妇)也告诉记者,泡泡电梯自启用后经常发生故障。建屋局针对这个投诉说,这是它首次采用泡泡电梯设计,难免会出现小故障,需要时间解决无法预见的技术问题。
它也将检讨泡泡电梯的成效,并收集居民反应,以决定是否在更多组屋区建造泡泡电梯。
政府在2001年推出电梯翻新计划,让1990年前建造的组屋每层楼都有电梯停留,并定下让所有符合翻新条件的组屋在2014年完成翻新工程的目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